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

電影是一種文學─電影分析03

最近看過《色戒》、《蟲師》...等片之後,真的更加深刻的感覺:「電影是一種文學的道理」。文學和電影的不同只有在表達方式的不同,但是其實他們的“髓”是相通的。

也正如同我們看電影在深刻的體會之後,你會發現點影詮釋的手法、脈絡、意涵...等等大大小小的元素,和文學素養有很大的關係。因為文學將意涵包在文字,儲存在篇幅裡,透過象徵、敘述、隱喻的手法來傳達畫面。忽然之間,我看電影的時候,感覺像是在欣賞詩詞、小說一般,透過畫面中的光影、樹木、地上的落葉、搖曳的小草、角色的表情、動作、呼吸、對白看出了戲中的人的情感。整部戲的架構如同文學一樣,所有講究的事物都是一樣的。其實,電影每一個細節常常是蘊含著“情感”,這些情感甚至連作者團隊都不知道、甚至沒有去體會到的。

就拿“攝影”來說,電影中的“攝影”像是文學詩詞的“用詞”一樣,劇本把所有的“用詞”架構成了一部電影,寫在螢幕上。只要是“用詞”就一定會有脈絡在,尤其是電影的任何一個畫面都可以是蘊含無數個詞藻。比較不同的是,攝影裡的景物會有“偶發效果”:即使同一個鏡頭,不同的觀眾、不同的心情、不同的時間都會成為改變這個“詩詞”的作者,所以編劇、導演為了不讓各種偶發效果讓作品呈現的味道跑掉,努力掌控了大部分的“架構”。

這個架構也是重要的文學的素養,它是整部文學的骨架,支撐整部電影,也是我最近很想研究的範圍。因為觀眾是按照你的順序去閱讀你的電影,就連翻頁都是你在掌控,所以你必須學著去拿捏好觀眾的情感、情緒、心理作用,才能帶領觀眾去感覺你的電影文學在字裡行間的意涵、藝術。
  • 組織架構的敘述手法:安排你敘述的故事,但領觀眾閱讀你的篇幅的重要感覺。同一個故事、劇本,不同的敘事手法,會關係到整部電影的感覺。例如:
  1. 平舖直述的正敘法,流程按照時間的敘述走,較為淺白的講法,讓觀眾易懂、易瞭解,但是再敘述很多富有深度的電影的時候,由於前面的敘述往往過於明白,太簡單的說法讓觀眾不易深度思考,沒有思考也常常不能品味的更深度的意涵。
  2. 時間跳動的倒敘法,這種安排常常導致觀眾在組織劇情的困難,但是容易刺激觀眾思考,觀眾一般組織你的劇情,一邊會去思考你說的內容,通常在劇情進入2/3的時候,整個思考的邏輯已經可以完全進入作者的軌道了,並且等待最後的答案、迎接結局的到來。

...其他還有很多組織架構不同的手法,日後慢慢的整理。總而言之,為了能夠更精盡我組織電影架構的能力,我希望能多看點文學才行。

沒有留言: